朕的大秦要亡了!_分卷阅读_26
作者:青色兔子      更新:2020-07-31 20:08      字数:3586
  真是尴尬。
  当时张耳是魏无忌的门客, 在魏国被灭之后, 收揽了一批人,其中就包括刘邦。
  当然最后也都散了。
  不过这说明, 刘邦也是游过学的人;能做个亭长, 那至少也能识字断案。
  刘邦从亭长变成芒砀山上的游民,是因为去年押送民夫去骊山修墓的时候, 他把人都给放了。
  有人说是因为他喝醉了酒, 一觉醒来发现人都跑了;有人说他押送的都是乡亲, 放了是舍己为人,特别棒。
  其实人们都不知道此中内情。
  刘邦之所以干脆上了芒砀山,是因为一个人:夏侯婴。
  夏侯婴比刘邦小二十岁,时年二十七岁。从前刘邦当亭长的时候,夏侯婴给他赶车、迎来送往,没事儿的时候俩人就一起聊天,聊到什么程度呢?聊到太阳都挪了地方,怎么都是大半天过去了。
  刘邦广交游、多见识,说话又幽默俏皮,还对着秦始皇想“大丈夫当如是”,聊起天来自然有他的魅力在。
  夏侯婴就是刘邦的拥趸,为他赶车,为他坐牢,此后还为他捡了逃跑路上推下去的那俩孩子。
  却说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,结果跟刘邦聊天的时候,俩人开玩笑比试比试。
  夏侯婴心道,你再怎么牛逼,也四十七了,难道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打不过你吗?
  结果刘邦还真就打败了夏侯婴,不仅打败了夏侯婴,还给人打伤了。
  于是刘邦就被有心人告了一状。
  按照秦朝详尽的法律条例,刘邦为亭长,官吏伤人,加重治罪。
  刘邦当然不能认啊。
  夏侯婴也力证刘邦无罪,为此被牵连坐牢一年多,挨了几百板,但始终咬牙力保刘邦,最后帮刘邦脱了罪。
  两个人交情实在是好。
  可是这一批要去骊山修墓的农夫里就有夏侯婴。
  刘邦早有造反之心,被这事儿一触动,干脆把大家都放了。
  造反这件事儿,刘邦是早有想法了;可是最起劲的鼓动者,却是夏侯婴。
  简直就是天天在耳边叫,“大哥,咱们造反?咱们举事儿?”
  芒砀山莽莽森森,是个藏人的好地方,自古以来就是不法之徒安居乐业之所。
  跟着刘邦上山的好兄弟共有十来个,一年下来发展到上百人。
  而芒砀山上原本还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山匪,老大叫紫蛟龙王虎,生来一张紫脸膛,好力气。
  凭刘邦的口才为人,两班人马在芒砀山上竟然也相安无事。
  朝廷的招安书,往芒砀山上送了两份,一份给刘邦,还有一份给了紫蛟龙王虎。
  看了招安书,夏侯婴急道:“大哥,咱们可不能归顺朝廷!咱们得造反呐!大丈夫当如是!”
  山上待了一年,刘邦饿得面黄肌瘦,见兄弟们也都不成样子,闻言笑道:“小夏啊,你很优秀。这事儿,要不找萧何来,看他怎么说?”
  “问他做什么?难道大哥还想归顺朝廷不成?”
  “滚你妈的,老子像是那种人吗?”刘邦笑呵呵道:“萧何上次传信来,不是说县令想造反吗?咱们问问事情如何了——要是能一起造反,岂不是更好?”
  夏侯婴挠头笑道:“是我误会大哥了。”
  萧何趁夜上了芒砀山,先道:“我已劝服了县令。请沛公清点好人马。等我们迎您进城起事。”
  刘邦笑呵呵道:“萧何,我就知道你是个优秀的人。”他把招安书递过去,“你怎么想?”
  萧何两三眼看完,道:“不知朝廷用意。沛公何不劝紫蛟龙王虎归顺朝廷,咱们看朝廷如何待他。若果真如这招安书上所言,咱们也可一试——归顺之后,善加经营,再图起义大业,基础岂不是更牢固?成事岂不是更有把握?”
  刘邦笑呵呵夸道:“萧何啊,你可真他娘的优秀!”
  第33章 秦
  萧何此来, 顺便还帮吕雉给刘邦捎带粮食衣物来。
  吕雉,是刘邦的妻子, 已为刘邦育有一对儿女,便是历史上后来的鲁元公主与太子刘盈。说起来, 吕雉嫁给刘邦,当年叫下嫁。
  虽然刘家在沛县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,家中几个儿子都读过书。但刘邦从小不干正事儿,还没结婚就先弄出个私生子刘肥,直到
  三十好几了,才因为一次蹭吃蹭喝, 娶到了小自己十五岁的富家女吕雉。
  吕雉的父亲吕公躲避仇家纠缠,举家从砀郡单父县搬迁到沛县来。有人说这吕公是吕不韦的族人,当年为避吕不韦之祸;也有的人说吕公是齐国始祖吕尚的后裔。总之, 历史上留名的人总能给自己找到点牛逼的祖宗。
  吕公之所以会选择沛县作为乔迁之地,也是因为他和沛县县令交好。好到什么程度呢?好到沛县县令想为自己儿子求取吕公的女儿,也就是吕雉。
  吕雉字娥姁。
  从小字便能看出吕公对这个女儿寄予厚望。吕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, 一直把吕雉留在家中, 要择一“贵婿”。
  吕公来到沛县之后,在一次沛县县令举办的酒席上, 与刘邦宿命般相会了。
  这种县令举办的酒席, 吃什么不重要,其实是给底下的人一个贿赂的机会。
  当时安排酒席座次的是萧何, 他规定贺钱超过一千的才能进屋吃酒, 不够的就在院子里坐了。结果刘邦来了, 他本就与萧何交好。萧何其实也就是送个人情,让他到屋里吃酒——谁知道刘邦喊出了“贺万钱”,其实一个大子儿没有。
  可是吕公不知道刘邦这人啊,一听“万钱”,心道,这是哪个土豪来了,我得见见。
  萧何没想到刘邦胆子这么大,你说你悄悄混顿好饭吃也就算了,你非吃出事儿来。于是萧何就对吕公说,“刘季这个人,总是说大话。”这是对他自己的免责声明。
  但是吕公已经相中了刘邦。
  前文说过,刘邦自幼广交游,一直到三十五六都没结婚,也不事生产,那他的时间都花在哪儿了?交朋友啊!
  所以说术业有专攻,刘邦在交朋友这事儿上既有天赋、又下了苦工。
  可以说,只要他愿意,不管是学文的还是习武的,不管是做官的还是屠狗的,都能跟他一见如故。
  比如张良,韩国相国公子,怀揣《太公兵法》无人理解,跟刘邦一见面一说,就感慨了“此殆天授也!”,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刘邦可真是个天才啊。
  且说吕公与这刘邦一见如故,又会点相面之术,立时就感觉刘邦以后一定是个人物!
  吕公当时就决定,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!
  为这事儿,吕公的妻子还跟他吵架,“当初你说要留着娥姁,给她找个贵婿。县令的儿子你都看不上,现在可好,你给她找了个小亭长——还带着私生子的。”
  吕公摆手道:“你不懂的,这刘邦是个成大事儿的人。”
  吕雉就这么嫁给了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刘邦,一过去先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“儿子”刘肥。可是吕雉性格坚毅,又有父亲教诲,在刘家上侍公婆,中奉兄嫂,下养子女,勤勤恳恳,毫无怨言;养蚕织布,自力更生。
  再考虑到她富家女的身份,这个时期的吕雉可以说是模范妻子了。
  可就是这么模范的妻子,因为丈夫,却坐了牢。
  刘邦放了送去骊山的囚徒,一句“你们都跑,我从此也要藏匿起来了。”收了众民夫的心。
  可是他往芒砀山一藏,却是牵连了妻子吕雉。
  官府抓不到刘邦,于是把他妻子吕雉抓去坐牢了。
  可是官吏还是太嫩,这才哪到哪儿?刘邦岂会因为这个就露面?他还是藏在芒砀山,吃得虽然清淡点,但是不妨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  还是萧何看不过去了,与刘邦的另一个朋友曹参一起,把吕雉从牢里救出来了。
  萧何和曹参放在一起,像不像一个成语——萧规曹随?
  这个成语就是从曹参来的。
  说的是刘邦得天下驾崩后,刘盈继位,为惠帝;彼时萧何也挂了,曹参为相国。
  曹参整天饮酒作乐,也不理政事。
  刘盈心道,曹相国难道是看不起我?于是他让曹参的儿子,找个机会劝劝曹参。
  结果曹参把自己儿子打了二百板子。
  这就很尴尬了。
  刘盈道:“是朕让他问的,相国为何打他?”
  曹参就脱帽请罪,道:“您觉得自己比先帝如何?”
  “不如。”
  “小臣比萧何呢?”
  “……也不如。”
  曹参道:“那咱们就照着他们定下来的规章制度办事儿。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了。”
  刘盈还能说什么?
  为了不干正事儿,曹参也是煞费苦心了。
  不过汉初百姓对曹参评价倒是很高,因为曹参信奉黄老之术,不怎么折腾百姓。
  总之,曹参是很服气萧何的。
  两人现在虽然同在沛县为官,可是萧何是主吏掾,作为县令的高级属官,主管群吏进退、人事任免,相当于一县的人事主管;而曹参是沛县狱掾,是狱曹的属官,相当于后世的典狱长,同时负责督促各地亭长捕盗贼。
  而刘邦,作为泗水亭亭长,则是被曹参督促的对象。
  所以从官职上来说,萧何是曹参的上级,而曹参又是刘邦的上级。
  刘邦能跟直属上级和大上司都搞好关系,处成兄弟,简直牛逼大发了。更牛逼的是,他换个体系,还能让俩上司做了自己的下属。如果刘邦生在现代,一定是个绝对厉害的直销头子,虽然自身地位平平,可是能拉拢一堆社会能量巨大的人给自己做下线。
  且说萧何心甘情愿为刘邦这么个小亭长奔走,送粮送衣。
  粮食衣物都是吕雉给准备的。吕雉一般都是亲自来送,这次因为要照料生病的儿子,所以才托给了萧何。
  除了粮食之外,还有两扇熏狗肉。
  狗肉是樊家送来的。
  吕雉的妹妹吕媭嫁给了家中世代屠狗为生的樊哙。
  刘邦从前做亭长的时候,就经常追着樊哙吃白食,成了连襟之后,吃起来就更方便(?)了。
  樊哙也服气刘邦,毕竟世上少有白吃你狗肉还能叫你心里舒坦的人。
  所以这会儿,樊哙也跟着刘邦一起藏在芒砀山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