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三章:文道大兴
作者:
浅暮流殇 更新:2021-06-17 06:42 字数:2192
精血一滴,这是来自元始天尊的精血!
这精血,乃是当初最后一战,元始天尊碎裂之时,御天无意之中获得。
这拳头大小的精血,也算是元始天尊最珍贵的存在。毕竟元始天尊可是盘古元神演化。
此刻,这精血散发清气。姜子牙的灵魂,被这股清气包裹,本来损失的灵魂缓缓恢复,更是不断升华。
随即,姜子牙直接被清气包裹,然后融入这精血之内。
如果元始天尊知晓,被自己当成棋子的姜子牙,现在融合自己的血脉,重新获得新生。认真说起来,现在的姜子牙,也算是元始天尊的子嗣。
这种改变,想来元始天尊绝对要气死。
姜子牙缓缓演化,吞噬浩瀚灵气,缓缓构建自己的身躯。
隐隐约约出现一个青年,正是姜子牙年轻的模样。
御天微笑,说道:“不错.....真是不错!这身躯资质极高,元神也是获得升华,今后修炼可谓是一路通畅!”
姜子牙感觉自己重新塑造的身躯,道:“这.....这隐隐约约传来的熟悉感觉,真是太强大了。刚才元神之中的记忆,我也知晓发生的一切。不知道天帝想要怎么做?”
此话落下,御天带着一抹微笑:“天帝这名号真是熟悉,但是本座已经放弃天帝称号。夺来的天庭,远远不如自己建立的这么简单。故此,本座想要重新建立一个国家,然后一步一步增强,最终建立一个天庭。姜子牙......你可愿意相助我!”
姜子牙闻言,点了点头,说道:“谨遵陛下之命,既然陛下想要建立一个王朝,然后化成天庭,姜子牙自然追随!”
御天满意的点了点头,然后说道:“不错......今后不要称呼陛下,便称呼公子吧!”
此话落下,御天在看向血池上空的先天灵宝!
姜子牙这里除去打神鞭,还有这一面旗帜,这旗帜正是中央杏黄旗!
大袖一卷,直接将中央杏黄旗融入自己的身体之内。
这些年,御天想要增强肉身,除去进入太阳星核之内,要不就需要进入混沌之内,依靠混沌之气不断打磨自己的肉身。可惜这两种法子,都需要无数时间来沉淀。
相比这些,御天需要尽快成长。
故此,便想起很久之前创造的一种炼体之法。
此法便是‘无量宝经’,吞噬先天灵宝,强化自己的身躯。此法同女娲创造‘乾坤逆天决’一样。一个是吞噬先天灵宝,然后将自己的体质改造形成先天之躯。但是‘无量宝经’则是吞噬先天灵宝,强化自己的肉身。
御天推演,将两者融合,最终化成现在的‘无量宝经’。吞噬先天灵宝,以其中先天本源强化自身。
先天灵宝越强,自己的肉身越强。甚至将先天至宝给吞噬了,能够做到人宝合一,以自己的肉身就能够发挥出先天至宝的威力。
如今,御天吞噬神斧的速度加快。可惜在上个洪荒收集的先天灵宝,大多都已经融入诛仙四剑,以及诸天玉玺。余下的一些先天灵宝,数量稀少啊!
体内缓缓运转,将杏黄旗吞噬,融入自己的五脏之内。
姜子牙无视这一幕,对于他来说,现在御天就是他效忠的对象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转眼间,三日离去。
三日之内,御天没有传承自己的拳谱。
仅仅在齐国皇宫之内推演,对于未来进行推演!
一个龙袍之人,双膝跪地,恭恭敬敬看着御天。
这人正是齐国国王,这个齐国国王自然知晓自己老祖的秘密,甚至自己国家遇到大难,都会前往地下询问自己的老祖宗姜子牙。谁知道现在自己老祖宗复活了,更是带回来一个更加强大的人。
这人是谁,齐国国王自然知晓。这些年,整个人族掀起修炼武道的热潮。无数人族修炼,齐国这里早就获得消息。
传承之人是谁,很多人不知道,但是却将御天画下来。白色金边的长袍,强健的身躯,完美的气息。不过无数人都看不清御天的脸,回想起御天的脸,却不能够画出来。
故此,无数人祭拜这张没有面容图像!
如今,齐国国王却看出来,现在坐在主坐之人就是传承武道之人。
此刻,齐国国王跪在这里,老老实实的看着御天。自己的老祖宗都是毕恭毕敬,自己还能说些什么。
忽然间,御天双眼一眯,迸射出浩瀚的精光!
此刻,御天道:“原来如此........这一次人族大兴,本来能延续周朝千年气运,但是却被圣人破坏。本来诸子百家都是人族之人,不过被其他人抢夺之后,气运和功德都会流入别人那里,却不会进入人族。故此诸子百家大兴之后,便是战乱时期。虽然这次大兴带来短暂的和平和昌盛,但是随后又会进入一个武道大兴之势。百强战将出世,将会引领武道大兴!”
御天说道,将通天建木收起来。
本来不能使用通天建木,不过这些年一直传承武道,有功天道,故此便降下功德。御天本来被限制的能力,也能够使用。这通天建木就是其中之一,链接天道,知晓天下之事!
如今春秋末期的诸子百家,将近有着一大半被其他种族给占据,这些种族获得气运和功德,然后离开人族。故此人族将会进入混战之中,知道秦国统一。
这个时期,就是人族文道昌盛之时。御天传承的武道,需要等待数百年之后才能够大兴。按照时间推演,武道大兴,应该在三国时代。
想到此处,御天多少有些恶趣味。
也许,到时候,自己也能够玩玩!
不过现在,还是处理人族文道昌盛之事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