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混凝土乃神土矣
作者:一笑澄明      更新:2021-11-06 02:06      字数:2420
  严成锦带着弘治皇帝和韩文等人,前往良乡。
  刘健在内阁当值,李东阳和谢迁跟着一同前往。
  马文升上了年纪,不便长途奔波。
  六辆马车,浩浩汤汤地前往良乡,就为了参观刺猬河大桥。
  弘治皇帝要严成锦跟他同坐一辆马车。
  马车不大,一旁还有李东阳,严成锦只能缩在角落里,体验感极差。
  “良乡还是如此多商人,今年的商税,要比旧岁多吧?”弘治皇帝撩开马车帘子,喜形于色地问了一句。
  “臣估计,会比旧岁多二十万两。”
  二十万两?
  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心底下翻起涟漪,悄悄算起来。
  突然,马车边上嗖地一下,急骋过一道人影。
  惊了弘治皇帝一跳,他瞥了一眼,指着远去的背影,结巴地问:“方才……方才那人可是太子?”
  “臣也不知道……”
  马车外传来萧敬的声音:“回禀陛下,就是殿下。”
  弘治皇帝隐忍着怒意。
  “半个月不打,又跑来良乡了。”
  严成锦心中嘀咕,朱厚照又跑来良乡,估计是赚了银子,来淘宝的。
  车队缓慢而行,若不是良乡修了路,会更加颠簸。
  阳光被阴云遮住,天有些清凉,准备到良乡了,弘治皇帝道:“陪朕下来走走。”
  马车停下,萧敬扶着弘治皇帝从车上下来。
  严成锦和李东阳等人也从车上下来。
  再怎么乔装打扮,也掩饰不了非富即贵的气质。
  一旁的商人朝他们多看了几眼,猜测是哪里的士绅,来良乡采办的。
  “这就是良乡的石桥?”
  弘治皇帝怔怔地望着远处那座石桥。
  石桥不长,约有十丈,可容三辆太平车并行。
  一条河流从良乡经过,河面粼粼的碎光,许多漕船来往,宛若江南的水乡。
  “良乡还是这么热闹,许久不来,倒是有些认不得了。”李东阳感慨道。
  “陛下,不如先去看看石桥吧?”
  工部的几个主事有些激动。
  这世间不用三合土,就能将青砖粘起来的石桥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
  弘治皇帝颔首点头。
  一行人走到刺猬河上,弘治皇帝等人在看风景,顾佐却趴下来。
  他发现这一座大石砌成的桥,石头之间的填料,是青白色的,还夹有碎石。
  严成锦让牟斌通知锦衣卫,把宋景和张贤叫来。
  “竟没用糯米灰浆?”
  工部主事顾佐震惊地抬头,在几个主事的眼中,看到同样的震惊。
  他们在修膳过许多宫殿和桥梁,一眼就能认出来,不是糯米灰浆,按下去却无比硬实。
  “严大人,这是?”
  宋景微微躬身,身为良乡的总工程师,每天要对着无数的人讲学。
  面对弘治皇帝和大臣,也不会感到紧张。
  反倒有点担心的看向严成锦,怕被责备做得不好。
  “这是混凝土。”
  “真没用糯米灰浆?”曾鉴蹲在地上,反复摸着石头间的缝隙。
  “下官说过,理科是一门可以改变天下的学问。”
  严成锦适当给理科打打广告。
  最震惊的,是工部的人,他们成日与材料打交道,深知此举对大明有多重要。
  “这混凝土,贵不贵?”曾鉴有些紧张地问。
  弘治皇帝也看过来,要是太贵,就修不了长城,二千里的长度,纵然是想要安置流民,也有心无力。
  “陛下和曾大人看看宋氏天工就知道。”
  严成锦命人取来宋氏天工,道:“混凝土主要用石灰岩和高岭土,京城有许多,唯独煤炭要费些银子。”
  煅烧石灰和水泥,都要煤炭。
  山西有许多煤炭,由坊间的商人开采。
  良乡还没有插手煤炭的生意,所以,烧制的煤炭,都是买来的。
  “这桥是何时修的?”李东阳问。
  张贤躬身道:“良乡的水路通船后不久,下官发现南方的商人过河需要渡船,就修了这座桥。”
  河间府的商人来,如果不渡船,就要绕道去顺天府,再从顺天府来良乡。
  “这些石灰和水泥,在良乡就有?”
  弘治皇帝看完宋氏天工,大抵明白了这混凝土,是如何得来的。
  石灰他知道,于谦还写过一首诗。
  唯独这水泥,却是头一回听说。
  “制作石灰和水泥烟尘太多,臣命人关了,良乡没有水泥工坊。”严成锦道:“河套常年风沙,倒合适修建水泥工场。”
  李东阳深以为然:“有此混凝土,辽东的长城也可以修一修。”
  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:“臣报账目时,并未将糯米灰浆的银子报上,所以才报了二百万两银子。
  修西北的长城,应该是足够了。”
  弘治皇帝微微点头,看向韩文道:“户部觉得如何?”
  “臣……也觉得,应当足够了。”
  韩文心中长叹一声,看来这左右是躲不过了。
  严成锦心中一动:“陛下,臣还有一事想说。”
  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相视一眼,露出会心的笑意。
  总觉得这小子,带他们来良乡,是有所图谋。
  “修建长城,不如让良乡商会协助,在河套修一座混凝土工场?”
  搞基建的时候,钢筋水泥厂是赚钱的。
  “良乡商会贩卖精盐,如今又要卖混凝土,严大人修长城的目的,难道在于此?”一个言官冷笑地问。
  你是谁……
  严成锦木讷地看着那个言官,看他站在韩文身后,似乎是户部的人。
  “从安置荆襄流民,到举荐保国公去修长城,如今又推举良乡商会,严大人,是不是太巧了?”秦紘问道。
  严成锦陷入沉思,疯狂地计算秦紘这是几个意思。
  自从他举荐老爹后,就夺走了兵部的任命权,秦紘对此似乎颇为不满。
  一旁兵部和户部的言官,似乎与他有深仇大恨般。
  这次要了户部二百万两银子,老底都掏空了,户部自然有怨气。
  短短片刻,分析出问题所在后。
  “臣是为了大明。”
  “好一个为了大明。”
  “秦大人不信此策能安置荆襄的流民?”
  “本官不信荆襄有百万流民,你一直在京城,如何知道荆襄流民的数量?”
  商人总归是不入流,弘治皇帝堂堂一国之君,自然不想谈论生意:“此事已定,休要争论了,进良乡吧,朕看看太子在做什么。”
  韩文和秦紘二人结伴而行,走在后头。
  严成锦走在前头,户部和兵部有意见不怕,写一封弹劾疏奏,他们就舒服了。
  这混凝土是良乡折腾出来的,自然要归良乡商会。
  走进良乡的街道。
  弘治皇帝问:“太子在哪儿?”
  “回禀陛下,在藏书馆。”牟斌道。
  一行人来到藏书馆,弘治皇帝踏进大门,就听见朱厚照的声音,一群书生围着。
  严成锦惊呆了,朱厚照要把米花的生意做大做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