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9章
作者:
苍穹之鱼 更新:2024-05-02 17:17 字数:1884
“孩儿连续半月夜观天象,一月之内,不会有大雪。”杨宏道。
老大杨毅有军职在身,老二杨武维持后勤,老三杨宏和世子杨旭就带在身边。
杨宏自幼喜好天文,在青营中出了名的,又跟随嵇康、羊祜等人学习多年,数术天文越发精深。
瑞雪兆丰年。
暖冬对于这个时代并不是好事。
意味着四时混乱,不是有大旱就会有大涝。
而历史上三国末期,雍凉数次大旱,司马家又穷奢极欲苛捐重税,关西叛乱此起彼伏。
再说雍凉这几年全都风调雨顺,太顺了,反而蕴藏了危机。
“派人去华阴问一问孟观!”杨峥下令道。
孟观也是天文高手,好几次精准预判了天气,为杨峥锁定了胜局。
回信第二天晌午就到了,跟杨宏结论相差无几,未来一个月不会有雨雪。
杨峥警觉起来,河东打不打无所谓,钟会救不救也无所谓,若是关中爆发大旱,问题就严重了,弄不好百姓又要逃荒至蜀地,辛辛苦苦的均田制会遭受重创。
临晋距离长安不远,快马也就两三天功夫。
杨峥把自己担忧写信给鲁芝。
任何事都有备无患。
即便今年不大旱,未来几年来,肯定会有旱灾,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一场旱灾水灾毁灭一个王朝之事不胜枚举。
几天后,鲁芝的回信到了,说今年的确有些反常,该冷的时候不冷,明年必有灾情。
他已让河曲、西平、天水、南安四个产粮重地的粮食转运关中。
蜀中的粮食不管道路多么艰难,也要向关中输送。
此外秦国有四大块牧场,粮食不足,牲畜可以缓解一二。
有鲁芝的回信,杨峥安心不少。
秦国这么大,总不能全部旱灾吧?
河套与河湟即便在后世也有鱼米之乡之称。
尤其是河湟,有祁连山、高原的雪水滋养,一向旱涝保收。
杨峥遂将心思收回战场。
眼看进入年底,依旧没有大雪的迹象。
天气乍寒还暖,黄河也没有封冻。
一直对峙到十二月,局面依旧没有改变。
陈骞、刘弘率晋军主力进入河东。
太原的压力解除,马隆可以抽出手,对付上蹿下跳的匈奴五部。
强攻河东已经不可能。
西岸十五万秦军,东岸也差不多七八万的晋军,还有司马昭的二十多万中军在洛阳按兵不动。
不过,淮北传来的消息震动天下。
钟会行诈降计,令蒋斌假意投降司马亮,司马亮才干平平,又好大喜功,欣然中计,于颍上被钟会偷袭,阵斩四千荆州精锐,伤逃者不计其数,俘虏数万人,司马亮本人也被俘虏,其后,钟会挟大胜之势令骁将蒋舒选八千精锐南渡淮水,绕行霍邱,猛攻王沈之侧。
王沈治政才能一流,但军略平平,未经大战,而蒋舒却是姜维一手调教出来的猛将。
短兵相接,蒋舒奋勇冲杀,王沈措手不及,麾下淮南士卒本就不愿为司马氏陪葬,一哄而散者有之,临阵倒戈者有之。
王沈被数百骑簇拥着逃往徐州。
钟会引大军渡淮水,寿春、合肥等重镇早有细作,钟会大军到哪里,哪里城中便火并,开城投降。
至此,钟会横跨淮南淮北,一跃而起。
第六百三十五章 舌战
洛阳,司马昭再也坐不住了,“悔不听仲容之言也!”
再好的计谋都需要人去执行。
若真能按石苞的计策施行,虽然多花费一两年时间,但钟会肯定会被活活困死。
司马昭的选择没有问题,司马骏没问题,卢钦和王沈都没有问题,但问题却出在司马亮身上。
“大王,事急矣,当速速出兵!”石苞急道。
钟会全据淮水,若是吴国也插一脚,对中原的威胁就大了。
司马昭也不再犹豫,“起洛阳中军十五万,南下灭钟会!贾充提十万中军西进弘农,升陈骞为镇北大将军,持节都督并、司诸军事!世子、仲容随本王一同南下!”
大军浩浩荡荡顺颍水南下,进军极快。
钟会前脚拿下寿春合肥新城,司马昭大军后脚就到了。
汇合司马骏、卢钦,大军依旧有二十多万,民夫五万之众。
这一次司马昭对石苞言听计从,集中兵力不计代价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猛攻,招降纳叛,连续攻下项城、颍上、武丘等淮北重镇,斩钟会麾下大将王含。
淮北的小城和坞堡纷纷投降。
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往往不堪一击。
石苞更是看准了钟会的死穴。
司马昭攻势如此猛烈,钟会不得不将兵力收缩至淮南,同时派出使者,再次向东吴求援。
司马昭很快就兵临淮水。
两军隔淮列阵。
“钟会,吾家待你不薄,何为反耶?”司马炎代替司马昭,领着甲士朝南岸斥问。
钟会也烦躁不已,本来留王含、蒋斌镇守项城、武丘、颍上一线,但司马昭来势凶猛,攻打淮南轻车熟路,二十多万大军不计伤亡的猛攻,王含、蒋斌抵挡不住,只能退到淮南,凭借寿春、合肥两座坚城固守。
“我钟会一片忠心,可昭日月,晋王为何疑我,以至刀兵相见乎?”钟会张开双臂,一身白衣在寿春北城上手舞足蹈,仿佛一只白色的大幺蛾子扇来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