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7章
作者:苍穹之鱼      更新:2024-05-02 17:24      字数:1829
  望着地上如羔羊跪伏着的鲜卑人,再看看龙精虎猛的秦军,刘能再无其他想法,也举起了拳头,发出最大的一声怒吼:“大秦万岁!”
  喊出这一嗓子后,刘能感觉自己轻松多了。
  第八百八十九章 威信
  不出意外,捷报传回大兴,文鸯大获全胜。
  俘虏草原诸部二十一万众,牛马羊驼四十余万头,生擒诸部豪酋三百七十五人。
  大秦赫赫武功扬于草原。
  文鸯继续追亡逐北,七千铁骑翻越金山杀入西域,放出豪言:敢收容嚈哒一人者,灭国!
  金山东西、天山南北大受震动。
  无人敢收留薄可罗,文鸯长驱直入,追杀三千里,于焉耆尽斩嚈哒余众,再传首西域诸国。
  诸国最后的固执也坚持不下去了。
  只要文鸯愿意,可以联合高昌、夏国的秦军,一举荡平整个西域。
  有灭国的实力而不灭国,这叫仁德。
  刀子比语言更有说服力。
  苦口婆心说一万句,比不上提刀干一场有震撼力。
  两万秦军大破四十万联军,带来的震撼无以复加,知道此时,西域的国主们才知道大秦皇帝对他们是多么的仁慈。
  几百年前匈奴和大汉崛起的时候,可没有这么温和。
  傅介子出使西域的时候,一言不合,直接在宴席上把楼兰国王砍了,再把国王的儿子扶上位,指着儿子的脸说:汉兵方至,毋敢动,动,灭国矣!
  完事了,还把人家脑袋送回长安,整个楼兰国一个屁都不敢放……
  至于班超、张骞,也都是个顶个的狠人,几十号人在人家的地盘上,骑在人家的头上杀人放火……
  若是站在西域人的角度,汉人是凶残的。
  最早壮志饥餐胡虏肉、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也是汉将耿恭。
  跟他们相比,大秦算是比较温和的了。
  一直敞开大门跟他们谈,仿佛一个仁慈的爹在对不听话的儿子们谆谆善诱,没有拍桌子拔刀子。
  文鸯这一战毫无疑问揭示了一个道理,你爹还是你爹……
  西域诸国被宣义司渗透了这么多年,达官贵人们早已华夏化,民间百姓也对大秦心向往之,舆论、国体、制度皆效仿大秦。
  最激进的是于阗,其国主自称小华夏,带头改汉姓、取汉名,国中城池地理皆用汉字。
  文鸯传首诸国,于阗最兴奋,第一个跳出来喊话,谁敢不听大秦号令,于阗同击之!
  夏国控制天山西北,高昌控制天山东麓,于阗地处天山之南,三地形成一个大三角,将整个西域框在其中。
  任何一国不听号令,都将陷入三面夹击的局面。
  在如此和谐友善的大环境中,西域诸国欣然紧密团结在大秦帝国的身边,乖乖献出兵权。
  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重回华夏怀抱。
  大秦朝廷也趁机派出抚慰使,留在西域诸国,“协助”他们治理国家。
  疏勒和焉耆自愿攻陷三座城池供大秦驻兵。
  西域商道上的所有关卡由秦军镇守。
  儒道佛在西域大行其道。
  佛门虽然不是大秦本土的东西,但与华夏文明交融之后,成为华夏文明新的载体,焕发新的活力,在高原、草原大行其道。
  而佛门的昌盛,也让华夏的注意力渐渐转向天竺。
  天竺僧人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原,中原也能不远万里去往天竺。
  最先行动的自然是商旅,天竺的香料在大秦价比黄金,有利益自然就有人铤而走险……
  大兴城中。
  杨峥十分欣慰,仿佛一个慈祥老父亲,看着自己叛逆的儿子们乖乖在自己面前低头。
  一场场的胜利早已让大兴城的百信们麻木了。
  每一次大胜,大兴的人气便增长几分,西域的富商拖家带口的在大兴置办宅邸。
  一度拉高了关中地区宅邸的价格。
  不过这也说明大秦经济的繁荣。
  大秦发行的铜钱、银钱、金钱,成为商道上的主要货币,大兴、姑臧、敦煌、高昌、碎叶、疏勒,都建有大秦的钱庄。
  商贾买卖,不再需要将金银万里迢迢从大兴运往西域,或者从西域运往大兴,只需凭借一张银票,便可在任意钱庄兑换等价的金银。
  每张银票都采用工艺繁复、造型精美的蜀中竹纸,盖有五方大印,分别是杨峥的天子宝玺,尚书省、侍中寺、中书省的政令玺,还有发行钱庄的票玺。
  伪造难度极大。
  一旦抓到,就是灭门的重罪。
  入冬之前,战俘和牲畜陆续押送至大兴。
  百姓纷纷前去观望,人山人海。
  有了这批牛羊的补充,能减少凉州受灾地区对粮食的依赖。
  其实旱灾也有一个过程,今年在北地郡爆发,明年在武威郡,后年就转移到安定郡了。
  比天灾可怕的永远是人祸。
  历史上西晋开国没几年,按说这种程度的旱灾应该很容易就能控制。
  但司马家与士族的腐朽,让西北地区的矛盾空前尖锐。
  这种情况在大秦不可能发生。
  凉州是大秦的龙兴之地,杨峥对这片区域的重视,远超其他地区。
  委任的官吏都是干才,凉州刺史杨嚣更是以屯田治民著称。
  在他的安抚下,凉州风平浪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