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节
作者:珑韵      更新:2024-07-27 17:51      字数:3950
  不管主将下达的是何等指令,他都能带着队伍做到。
  这也是萧谨行放心用他的原因。
  若是将他与余达对换,让庞农留在西州城,才更让萧谨行提心吊胆,生怕他干出什么蠢事来。
  既然要借伊赛的名义,那伊赛自然是要随军出发的。毕竟攻城的时候,若是能用伊赛的名义,不战而屈人之兵,也算是省心省力的一件事。
  七月初五,西州军从西州城出发。
  就在西州军出发后的第十天,京都来人了。
  与他一同来的,还有西州军数月不见的粮草。
  第84章
  此次负责粮草运送的,是户部郎中韦宗康。
  韦宗康娶了右相萧芜的外甥女,自然而然就成了右相一党。又因为京中出了那么大的变故,所以承安帝决定让户部的官员,亲自押送粮草。
  且辈分上来说,韦宗康还算是萧谨行的表姐夫,承安帝此举不光是为了送粮草,更是为了给萧谨行以及西州军一个交代,有这样的自家人在,也能平息西州军的愤懑。
  毕竟谁家将士在外拼死拼活保家卫国,后方的人却在拖后腿,断了人家几个月的粮?
  这是人干的是吗?
  韦宗康不仅接了承安帝的任务,还接了萧芜那边的任务,于是在见了云舒并行完礼后,夸赞道:
  “下官一直听人说西州是苦寒之地,但今日一见,却发现这里与传闻相去甚远,现在的西州城可称得上城坚池固。”
  由于萧谨行不在,韦宗康只能通过夸赞西州城,来拉近与云舒之间的关系。
  而韦宗康此次是来给西州军送粮,并给萧谨行等人颁旨的,但萧谨行又不在,于是西州军中自然由余达代表萧谨行出面见韦宗康。
  余达闻言立即道:“西州城之前确实是破旧矮小,但殿下来了之后,西州城才大变样的。殿下得天护佑,一切都是托了殿下的福。”
  拜庞农那个大嘴巴所赐,现在整个西州城的百姓和西州军,都知道了云舒得仙人梦中指点的事。
  这种遇仙的传闻一出,立即给云舒添了一层神秘色彩,并拔高了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。
  跟那种硬编出神话,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故事不同,云舒是切切实实拿出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,这才使得大家对仙人指点深信不疑。
  这才是真正的得上天垂爱啊!
  余达此话既是将西州城的功绩归到云舒身上,也是为了替云舒在京官面前说说好话。
  这些京官回头都是要向承安帝复命的,西州城的见闻肯定也是其中一项。
  余达觉得夏王殿下这么优秀,若是不让承安帝看到他的好,实在是太可惜了。这样一个能被仙人指点的皇子不登大宝,那还有谁有这个资格?
  虽然余达不认识京中的那些皇子王爷,但是他觉得他们那么多人加起来,也一定没有夏王殿下厉害。
  韦宗康诧异道:“这些都是最近半年多建的吗?”
  路上的时候,他没有细看,只以为这里与之前的凉州沙州一般,早就建了坚固的城池,往日听到的那些传闻都是夸大其词,与事实不符。
  但现在仔细回想一遍,那城墙及道路,确实干净得很,不像是久经风霜的样子。
  半年多就能将一座城改造成这样吗?
  云舒压根不知道余达的好意,他闻言摆了摆手道:
  “也不是本王一个人的功劳,这是整个西州百姓和西州军的功劳。”
  韦宗康更惊讶了,“西州军也参与建城了吗?”
  虽然知道韦宗康是萧谨行的表姐夫,但余达还是留了个心眼,生怕对方误以为他们西州军不务正业,不训练却跑去做工,闻言立即道:
  “我们西州军倒是没有参与建城,但是我们抓到的数千俘虏干活了。”
  韦宗康闻言了然。
  他想起来萧谨行传回京都的战报里,确实提及了数千俘虏的事。这么多俘虏若是没有直接杀了,肯定是要有安排的,而安排俘虏做苦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
  云舒并不想对方过于关注西州城的建设,同时也不想给自己揽功,于是转移话题道:
  “此次怎么是韦郎中来运送粮草?”
  户部确实不负责粮草运送,而负责粮草的,向来都是兵部。即便真的需要用到户部,也是要他们出钱,然后交由兵部统一采购。
  但问题就出在这里。
  韦宗康叹了口气,道:“萧将军将西州军断粮数月的奏折,连同西州军大捷的战报,一同递到陛下面前的时候,陛下勃然大怒,立即下旨彻查,这一查就牵动了无数人。这也是下官今日才赶到西州的原因。”
  云舒没料到萧谨行居然去承安帝面前告状了,只是他有些不明白,为何萧谨行之前不告状,非得等到打胜仗了才去告状?
  一军粮草迟迟运不过来,可不是小事。虽然他们用其他途径换到了粮食,但别人不知道呀。萧谨行任何时候去告状,都是可行的。
  余达自然不会嫌弃粮草多。
  此前用精盐换到了不少粮食和牛羊,后来又种了地,再加上韦宗康运过来的粮草,他们西州军接下来可以敞开肚皮吃,也不怕粮食不够了。
  浑身畅通无比的余达,却装出一副愤慨的模样,气愤道:“粮草到底是为何迟迟运不过来?”
  韦宗康是真的觉得没脸,西州军差点就被那些人给霍霍死了,还是最憋屈的饿死。
  原来西州军的粮草是被抢了。
  原州去年大旱,一大批难民流离失所变成流民,而原州的官员根本不管他们,赈灾的粮食也只是象征性地发一发,做做样子。
  流民们没法,只能全都跑去兰州,希望兰州的官员可以帮帮他们。但兰州的官员,见原州都不管,那他们更加不会管了,左右又不是他们地界的百姓出了问题。
  于是兰州将这些流民全都挡在了兰州城外。
  云舒从京都来西州的路上,遇到的就是这些流民中的一部分,而后这些人被云舒从原州带来了西州,并在西州扎根重新开始生活。
  但是还有一部分流民不愿意离开故土,他们死守在原州和兰州地界,寄希望于老天开眼,官大老爷们能管管他们。
  但是他们的期盼一次次落空,在大家饿得实在受不住的时候,有人揭竿而起,决定落草为寇,彻底反了。
  他们第一个动手的对象,就是押送西州军粮草的队伍。
  若是平日里,他们定然不敢对军粮下手,但那时候的流民早就饿疯了。即便告诉他们吃上一口饭后,就得立马去死,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,更何况是摆在眼前的,实实在在的粮食。
  流民们如同饿狼一般,冲向了运粮队。
  他们根本不惧怕死亡,有武器用武器,没有武器就用手用脚甚至是用嘴。
  面对如饿鬼扑食一般的流民,运粮队在抵抗了一阵后,节节败退,最后只能投降。
  流民的首领看了一地的流民尸体,以及长长的车队,最终下令将所有运粮兵全部诛杀埋了。
  一军军粮,自然足够他们吃很久很久。
  流民以为他们将运粮兵全部杀了,就没人知道粮草被劫的消息,但却不知原州和兰州那边都发现了。
  但是他们两边,没有一方派兵剿匪,甚至于他们一同盯上了西州军的另一样东西。
  ——军饷!
  西州那边粮食不多,所以粮草都是由兵部在近处购买后,运到西州去的。除了日常粮草外,当兵的也是可以分到军饷的,而这些军饷并没有与粮草一起运送,而是另外派了一支队伍。
  毕竟与粮草相比,运送军饷的队伍,要不起眼的多。不起眼,也就更加安全。
  但是架不住有自己人要动手。
  最先动手的是原州那边,他们直接派人伏击了运送军饷的队伍。等到兰州那边的人赶到的时候,运银队的人已经全部被杀。
  知道自己晚来了一步的兰州这边,立即指责原州那边不干人事。原州则表示,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。
  双方吵了一架,最终决定军饷一人一半。
  余达听到这,不禁问道:“他们居然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将运银队全都杀了,就不怕被人追查吗?”
  韦宗康刚要回答,就听到云舒猜测道:
  “莫非这些人是打算让原州那些落草为寇的流民背锅?”
  韦宗康:“……”
  殿下还真的是一点就透。
  只是这么丧心病狂的栽赃,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?
  韦宗康点头,“他们确实将军饷被劫的事,推到了流寇身上。”
  余达气氛道:“这些人也太恶毒了!但这事都已经是去年的事,距今已经半年多,为何后续的粮草也一直没有运过来,难道朝廷一点动静都没有吗?”
  半年多的时间,他们的粮草怎么也不该就运那一次。
  韦宗康更觉得羞愧,“第一次军粮军饷被流寇所劫的消息,传回京都后,陛下震怒,下令让原州和兰州共同剿匪。但是没想到原州和兰州那些官员,在尝到了甜头之后,根本就不想真的剿匪。”
  毕竟好不容易出了流寇,若是这些流寇死了,那他们以后还怎么坑路过的粮草和军饷呢。
  于是,那些人表面上喊着剿匪,但背地里却干着匪贼的勾当。
  因为那些流寇除了第一次真的劫了粮草外,后面根本没有再劫粮,而后续的军粮军饷,全被那些剿匪的人给劫了。
  他们将劫到的粮草转手卖给百姓,套成现银分成。
  云舒皱眉,“原州和兰州的官员剿匪不利,难道承……呃,父皇没有处罚他们吗?”
  粮草次次被劫,就这还能容许那些人安然无恙地尸位素餐?
  在云舒看来,就算不砍脑袋,也得将官职一撸到底关起来先,怎么还能容许他们继续干这么久?
  对此,韦宗康也没什么好隐瞒的,反正京中大牢里已经装了一堆人了。
  “兵部那边有人被收买了。后续的那些事,并没有传到陛下的耳朵里。”
  所以就是兵部照常运粮,然后粮被劫走但人放走。若是追究,就说是流寇干的,若是不追究,就继续相安无事。
  云舒沉默。
  所以只有西州军受伤的世界达成了。
  而韦宗康说的京中震动,也是萧谨行泣血的奏折摆到了面前,又有萧丞相领命调查,于是京中兵部一堆人落马,而原州和兰州的官员,也是撸得七七八八。
  云舒听着韦宗康说着兵部、原州、兰州所有人的处罚,但他却没听到最关键的一个人,“六皇兄呢?”
  六皇子云玮,正是原州和兰州两地的藩王。
  打死云舒都不行,这两地如此离谱到丧心病狂的事情,云玮会不知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