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节
作者:
我是蓬蒿人 更新:2024-10-18 16:45 字数:4738
话说到这里,主仆两人相视一眼,都没有再开口。
国战伊始,宋治号召世家寒门同心同德,彼时他以为边关能守住,有防御使的军队增援,北胡轻易攻不进来,至少京师是安全的。
而现在,除了雁门军,边军不复存在,朝廷禁军一战而没了大半,各地防御使的军队,也没有精锐到可以抗衡北胡大军的地步。
仅凭皇朝的常备军力,原本拥有的军队,已经无法赢得国战。
宋治必须得汇聚天下之力了。
让世家大族感受到信任,可以毫无保留参战,让天下义士、民间骁勇、江湖修行者,一起到汴梁来,在血与火的实战中,塑造出真正强悍的听令于朝廷的王师,是此战目前该有的选择。
战后宋治也需要这些民间英豪,作为寒门势力的骨干,来对抗、压制世家。
如果宋治这一系列举措能够得到施行,那国战无疑会进入新的局面与阶段。
......
时光流转,有人觉得光阴如箭,有人感觉度日如年。
今日休沐,参知政事孔严华在自家的宅子里歇息。他觉得很难受,哪怕是躺在锦榻上,由美妾服侍着听曲饮酒,也没有半点儿开心。
说是自家宅子,其实是到了汴梁后,由朝廷安排的住处,宅子原本属于一个商贾,四进四出,还有几座别院,一个偌大的花园,规模不小,风景可谓秀丽。
然而朝廷百官都到了汴梁,要安排千百号有头有脸人物的居所,仓促之间,怎么都做不到尽善尽美,且眼下是国难时期,故而这座宅子跟孔严华在燕平的府邸,无论是奢华还是气派程度,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。
这让孔严华有种凤凰栖鸡窝的感觉。
作为寒门官员,孔严华的出身在庶族地主中,都算是最低下的,家中田亩只够养活二十来人,没有格外的产业,而且处在穷乡僻壤。
孔家虽然祖上阔绰过,跟前朝某个有名的门阀,有沾亲带故的关系,但那早已是过眼云烟,对现实毫无帮助。
到了他祖父那一辈,家里人差些沦为底层平民,好在他父亲勤劳肯干有魄力,在危急之时,变卖所有家产从州城附近搬到了乡下,用有限的钱财购置了一些田产,这才稍微扭转了家势。
孔严华自小就受到父亲的严苛教育,被寄予厚望。
别的小地主家的儿子,偶尔还帮着家里做做事,但孔严华的父亲只让他读书,哪怕是在灾年来临,家里也没有余粮的时候,都不曾让他放下书本。
孔严华天资非凡,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,每回考试都是魁首,远近闻名,加上被父亲耳提面命十多年,一定要显赫人前、光宗耀祖,买回州城附近的祖宅祖田,所以对名利有极大的渴望。
他凡事从来不甘人后,哪怕是到京城赶考,面对天下俊彦,也始终保持一颗争胜之心,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策论文章,都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。
强烈的嫉妒心与求胜欲,让他总是能鞭策自己发愤图强。
后来成了进士,凭借着一股自小培养的天才人物的傲气,孔严华拒绝了门第的招揽,从而迎来了人生漫长的黑暗十年。
在这十年中,他做了很多值得一说的成绩,却总是得不到升迁。
眼看着往日那些不如自己,总是巴结奉承自己,跟自己称兄道弟的士子,一个个爬到了自己的头上,开始对自己颐指气使、不屑一顾,孔严华心里有了极大落差,夜夜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。
在此之前,他总觉得人情冷暖只是书上文章,现实不会那么残酷可笑,但真事到临头的时候,他才发现,现实只会比书上写得更加荒诞。
那些他认为的交心交肺的知己,会在他落魄的时候依旧认可他的才能,安慰她鼓励他,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好友,在地位超过他之后,无不立即换上了一副膨胀自傲的面孔,对他再无尊重,只有俯视。
被现实无情的毒打后,孔严华的性情渐渐发生了极大改变。
十年后,他心中再无圣贤书上那些被他认为没用的道德礼义,只剩下纯粹的对富贵的向往,想要出人头地的渴望。
痛定思痛,就在孔严华打算放下尊严,投靠门第时候,宋治登基。
在飞鱼卫的发掘下,他进入了皇帝的视野,终于迎来人生转机,靠着对圣心的体察与实干才能,他厚积薄发、平步青云,不到五十岁便坐上了参知政事的位置。
人生到了这一步,孔严华可谓是意气风流。
作为寒门文官中地位最高的存在,他的府邸总是门庭若市,往日那些对他有所不敬的所谓好友,都对他百般讨好,在他面前卑躬屈膝,事事唯他马首是瞻,各种珍奇珠宝不断贡献,让他日日夜夜都舒畅无比。
成为了梦寐以求的人上人,享受到了各种人间极致的美好滋味,孔严华整天思考的就只有两件事。
其一,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,其二,更进一步成为宰相。
正当孔严华想要享受自己的大好人生与成功时,却不料北胡突然入侵,王师接连战败,被迫从燕平迁都到汴梁。
他在京师的财富积累,在旬日间缩水大半,现如今竟然只能住在区区一个四进的宅院里——虽然他年少时住的家宅只有两进,没有花园也没有别院,但他已经觉得完全无法忍受了。
身为皇朝的参知政事,孔严华的眼界,当然不会局限于金银上,他看到的必定是大势大局。
一通思考之后,孔严华开始觉得,大齐似乎没有战胜北胡的军力,战争持续下去,只怕大齐会继续输,他们会继续南逃。
什么时候是个头?
最终会是什么局面?
于是孔严华得出结论,大齐应该求和!
只有求和,只有皇朝继续存在下去,哪怕是丢掉河北,哪怕是年年贡奉,哪怕是偏安江南,大齐依然是一个国家,他依然是参知政事,是文官中的领头羊,是皇朝最有权力的大臣之一!
但如果皇朝被北胡打没了,那他就真的什么都没了。
孔严华决定去探探皇帝的口风,如果有机会,他要试着纠集心腹党羽,说服皇帝割地求和,寻求跟北胡和平共处的可能。
天大地大,祖宗大君王大,有什么是比自己的生存更大的?
孔严华拿定主意,一股溜儿从锦榻上站了起来。
第三二二章 壮士出关
作为寒门官员中的执牛耳者,孔严华对圣心圣意的体察,的确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他刚进了勤政殿,就发现气氛很不对劲,殿中坐满了大都督府与兵部的官员,世家人数比寒门明显要多。
他及时放弃了对皇帝的试探,将求见的目的说成是对战局有思考,加入了众人的讨论。
在这个过程中,孔严华再清楚不过的发现,皇帝的战争意志不可动摇,而且已经开始拟定号召天下豪杰勤王的诏书,规模之大,远超之前他跟皇帝的商议。
不仅如此,大都督府统领天下兵马、指挥战事的权力,被皇帝大为加强,就连防御使的军队,在战时都要受大都督府辖制,而不是一贯以来的枢密院。
如此一来,寒门军方最高衙门枢密院,等于是成了摆设。
皇帝对世家对将门变得如此倚重,是孔严华始料不及的。
虽然心中不喜,但他也知道事不可为,孔严华只得彻底压下心头的想法,准备多做少说,静观时变。
宰相陈询本就是应声虫,孔严华也唯皇帝马首是瞻,没什么原则立场,如今他俩没有声音,皇帝的意见又是对世家有利的,自然没有人忤逆,诏书很快下达。
消息传到河东的时候,承天关、井陉关的大战早已正式拉开序幕。
日暮时分,北胡大军收兵回营,激战了一整日的井陉关,又成功争取到了一夜喘息之机。
最后一缕残阳隐没在山头,雄伟的城楼虽然已经残破,但依然顽强的矗立,屋顶飞檐那铁笔金钩的轮廓,在渐浓的暮色下沉默得厚重而沧桑。
北胡大军攻城虽然只有三日,但关城已经不复当初面貌,女墙坍圮了不少,露出很多缺口,砖石上血污处处,不少地方还有真气爆炸留下的痕迹。
城墙上的防御器械,无论狼牙拍还是床弩,很多都已经折损,或者变成了碎木,或者像是布条一样挂在城墙上。
大战结束,北胡大军刚刚退却,城墙内外满是断肢残骸,花花绿绿的脏腑随处可见,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血泊中,各种兵刃杂草一样遍布各处,擂石滚木散落在地,血腥味熏得人直欲作呕,各种低沉的呻吟、绝望的嚎叫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一日激战,不知多少热血儿郎魂归黄泉,再也见不到依门而望,等其归去的父母妻儿。
不知多少健全壮士缺了胳膊少了腿,余生再也不能意气风发、庇护家人,成了人人可欺的残废。
城墙前的北胡将士尸体,地毯一样覆盖了原本的黄土地面,一眼望去看不到半点儿落脚地方。只有不断蔓延的血潭,还有些许微小的动静。
某些地方尸体堆积如山,像是铺路的碎石一样普通,看不见丝毫难能可贵之处。
打扫战场的将士,在各处收敛尸体,清扫脏腑、鲜血,像是收落叶,将它们装上板车,运到统一的地点处理掉。
长发束顶、一身青衫的赵宁,如仙祇般站在城楼上,沉默着扫视战场,在拂面的晚风中,评估今日一战的战况。
两军军备、战力相差不大,战斗时,关城内外的战场上,拢共能容纳的将士也就那么多,井陉关内的修行者甚至还要稍微多一点。
北胡军在西征过程中,已经学会了如何攻坚,这段时间横扫河北地,同样积累了不少经验,步卒战法跟河东军虽然相差已经不大,但毕竟还是有高低之分。
战损自然是北胡大军要更大。
“照这样打下去,只要后方援军不绝,井陉关守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。”赵北望在赵宁身边说道,这位镇北将军、河东节度使,眼下显得底气十足。
这也是赵宁的判断。
晋地的战争准备很充分,无论粮秣军械等物资,还是将士修行者,都可以源源不断补充耗损。北胡军要攻克井陉关,没有半年以上时间的确不可能。
但要守够一年却是不容易。
关城内的灯火逐渐亮起,房屋、旗幡、帐篷等物投下一片片黑影,阴冷的东风里,从城头运下尸体,向城头搬运器械的将士来来往往。赵宁从城楼上下来,于气氛肃杀的空地边缘,看到了几名牵马伫立,即将远行的旅人。
他走过去,默然片刻,对为首的人道:
“此去深入敌境,一路凶险,前无王师接应,后无同袍援助,周遭皆为敌寇,步步危险,处处杀机,黄兄......珍重了!”
他郑重抱拳。
黄远岱洒然笑道:“宁哥儿不必太过挂怀。事情若成,河北地自然会有一派新气象,黄某也不负好男儿八尺之躯;事若不成,黄某也算是舍命搏了一场,不负大丈夫意气风流,这辈子没有白活。”
说着,他与赵宁拱手作别。
望着黄远岱等人在人群中远去的背影,赵宁读出了一往无前、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之意,也体会到了对方洒脱不羁,无惧未卜前路的豪情气概。
北胡占据了河北地,拥有了千里沃野,大齐百姓时代积累的无数财富,即将成为北胡大军的军资,支撑对方继续攻打大齐国土。
赵宁自然不想让对方这么轻松得逞。
诸多棋子早已经埋下,而现在,总要有人去主持大局。
赵宁去不成,也不能让王柔花去,整个赵氏上下,悍将骁勇无数,智慧谋士却寥寥无几,除了他俩,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个任务,而一品楼、长河船行里,也都是江湖修行者,杀人可以,统领大局不足。
黄远岱是最佳人选。
也是唯一人选。
“眼下北胡大军全力进攻晋地,注意力都在战场,后方空虚,正是他们翻阅山岭,进入河北地大展拳脚的最好时机。有随行的大修行者保护,至少能够成功抵达目的地,至于后续如何,只能尽人事、听天命了。”
赵北望目送黄远岱等人的身影,消失在关城侧门,眼中满是崇敬、欣赏之色。
尽人事、听天命。赵宁咀嚼着这六个字,微微颔首,又摇了摇头。
以他前世跟黄远岱的交情,当然不会在明知事不可为的情况下,让对方去送死,他知道黄远岱的本事,所以才让对方成行。
赵宁行走天下五年,招揽了许多有才之士,但没谁的才能超过黄远岱与周鞅。
现如今周鞅在后方主持晋地民政,黄远岱去了河北地,各自的位置,都是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所学的。
赵宁相信他们会推动战局,朝他想要的方向发展。
但也只是相信。